智能交通 PG电子模拟器-PG电子平台网站 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能交通

HIVAC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一、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公交站牌属于智能公交系统的一部分,通俗地讲,就是为了方便乘客获取公交信息,在公交站牌上装上电子屏幕,可以实时显示公交车运行状况,比如还差几分钟进站、距离车站还有多远、车上已有多少位乘客等。    概括起来讲,智能公交站牌未来将能实现以下五点功能:  


1495530082540313.png


1、公交车辆实时到站预报站牌上的显示屏将用于显示公交车辆的到站预报信息,包括线路预报、地点预报和时间预报。候车乘客可以直观清楚地了解到所等候车辆已驶达的站点、距离到达本站还要多长时间,缓解候车时的焦虑情绪。同时,候车乘客也能根据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等车计划。


2、即时信息发布显示屏也可用于发布各类公共信息,如新闻摘要、政府公告、天气预报、路况信息、财经简讯等。另外,如出现突发性灾害天气和突发性疫情等紧急事件,电子公交站牌将成为有效的紧急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信息,成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的组成之一。   

 

3、移动智能监控站牌上的无线监控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公交站台周边客流、车流和治安等状况,是智能公交站牌系统的又一特色功能。这不仅方便了交管部门进行交通管理疏导,也有利于公安部门进行城市治安监控和管理,构建以城市公交站台和公交场站为网点的城市交通与治安监控体系。


4、信息采集与显示转换自如公交公司可以根据系统实时采集的相关数据,通过后台信息管理中心,实时查看车辆运行所在位置。车载设备和站牌同属于信号采集和传送系统的一部分,能采集和传送车辆所在位置等具体数据,通过信息管理中心的电子系统进行处理后发布到站牌的显示屏上就变成了等车人所看到的信息。


5、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多媒体公交电子站牌由于站牌主机通过网络连接到后台,并且后台可以实时接入互联网,因此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人网交互功能,例如以数字站牌为核心点的周边商业信息查询,如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餐厅、药店、娱乐场所、运动场所等各类增值服务信息,这样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平台优势将智能站牌变成一个便民服务平台。    一块智能公交站牌展现在我们面前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这一系统背后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相关技术包括GIS电子地图、GPS卫星定位、GPRS(CDMA)移动通讯等。系统主要由公交运营管理中心、多媒体视讯管理平台、智能电子站牌三大部分组成,智能电子站牌包括LCD显示屏、信息发布系统终端主机、3G通信模块等连接到INTERNET,通过互联网网络实现信息远程发布和管理功能。作为智能公交系统的一部分,提到智能站牌,我们不妨扩展一下思路,简单了解下智能交通系统的架构。


1495530096571941.jpg


二、 智慧交通行业分析    


        目前,物联网民用上除RFID等少数领域,鲜有大规模成熟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营更是行业空白。智能交通系统产业目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根本特征是技术手段落后、部署规划匮乏、商业模式缺位。技术手段落后——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统中,数据信息的采集手段单一,无法综合分析多种信息感知节点的数据来源,获得准确的信息决策结果。现有系统的节点设备存在明显缺陷。例如地埋线圈可靠性差,部署工程量大。部署规划缺乏——智能交通系统部署没有统一规划,主要体现在,系统重复建设、系统独立运行、系统信息采集和管理决策无统一协调。商业模式缺位——智能交通系统涉及节点和设备数目众多,部署后系统维护是用户面对的关键难题,工程项目方式不能有效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健康快速发展。


1495530123502464.jpg


三、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发展情况综述和展望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手段、综合的数据出来方法、强大的信息处理平台,结合有效的商业模式,能够有力推动智能交通系统产业的蓬勃发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交通管理的“动态化、全局化、自动化、智能化”。动态化——节点和系统能够即时采集并传输交通信号,从而动态地反映和判别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支持动态实时的交通管理。全局化——低成本使得传感器节点的大规模部署经济可行,按照“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模式,不同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统一在相同的“共性平台”体系架构下,既避免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重复投资,又保证了全局的和局域的系统交通信息的全面掌握。自动化——多种类异构节点的叠加部署实现了信息采集手段的多样性,结合协同处理和模式识别,能够保证智能交通系统判知和决策的准确性和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工作量和交通管理资源投入。智能化——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可感知、可判断、可控制、可管理,以及自动、动态、全局的基本智能特征。


1495530154527173.jpg


四、现有交通管理系统的缺陷   


        现有的交通管理系统,以人工干预和管理为主,以路口信号控制为主,路面信息采集点少,车路管理分离,系统独立运作,表现为不完善、不精确、不及时。    其主要缺陷为:非动态——在国内,高昂的传感设备成本限制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大范围、大批量部署,少量路面信息采集集中于以路口为主的路网主节点,这种局限性导致不能全面、有效收集交通系统中的各种信息,无法动态地、准确地反映交通系统的准确状态。非全局——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和建设相互独立,各系统采集的信息不能互通,不同设备商的系统间或设备间接口不开放,导致交通状况的分析和判断无法有效利用独立系统间交通信息的潜在协调效应,并可能造成系统或者功能的重复建设、数据信息的重复采集,独立系统的判决结果不具备综合性和全局性。非自动——当前的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采集手段单一,交通决策的准确度无法保障,系统的运行和决策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人工干预和人工判别,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


1495530219377660.jpg


五、现代城市发展对智能交通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继扩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长,交通需求极大增加,原有的交通供需平衡被打破,而相反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跟不上交通需求发展速度,原有基础设施的缺陷和弊端不断暴露出来,交通管理的科技水平越来越显得不足,交通管理的手段、措施尚处于经验型、摸索型的状态,处于成长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政府管理者角度讲,需要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提高安全性,改善环境;    从企业角度讲,企业需要提高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从旅行角度讲,旅行者需要可靠的出行信息来减少旅行时间与旅行压力、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高质量的运输服务与便捷的支付手段;从行驶角度讲,驾驶员需要的交通信息、及时的危险警告、推荐的行车线路、适宜的速度限制、在不利的道路与天气条件下对司机的有效支持、对紧急情况的快速反应。    这些越来越高的交通需求是传统交通运输系统所难以满足的,而智能交通系统恰恰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